您的位置 首页 > 新歌首发

流行歌曲歌词摘抄本完整_流行歌曲歌词摘抄本完整版高清

流行歌曲歌词摘抄本完整_流行歌曲歌词摘抄本完整版高清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尽力为大家解答关于流行歌曲歌词摘抄本完整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关于流行歌曲歌词摘抄本完整的话题,我们开始讲解吧。

1.周杰伦新歌精准剽窃众人青春,如何评价周杰伦的《等你下课》?

2.怎么为高考作文做准备?

3.如何提高写作水平(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呀)

4.怎么写作文

5.有关于仓央嘉措的影视作品吗?

流行歌曲歌词摘抄本完整_流行歌曲歌词摘抄本完整版高清

周杰伦新歌精准剽窃众人青春,如何评价周杰伦的《等你下课》?

       这首歌让我们回忆起青春,青春映入眼前,周杰伦帮我们回忆青春,写了一首歌,无论你长大了,还是成熟了,哪怕是自称老了,但都不得不承认,彼时彼景,他的歌“偷”走了你的许多心事。

       

       

       《等你下课》,一大早听到这首在朋友圈刷屏的歌,仿佛瞬间回到十年前。大概是十年前,我也曾在语文摘抄本上,写下一则主题很类似的歌词。对于我们这些“听着杰伦的歌长大”的人来说,现在再听周杰伦,难免有回忆在眼前一幕幕浮现,这首新歌亦不例外。它不像是一首新歌,混在周杰伦的老歌里,恐怕非死忠粉也认不出来。“当你收到情书,也代表我已经走远”,那些年,谁还没在日记里写下过懵懂和暗恋?青春,大抵都如此吧。

       从2000年发行首张个人专辑《Jay》,一晃十几年,仿若昨天,周杰伦和我们心底的某些东西,却始终未变。有人调侃,这首歌是唱给某某足球教练的;有人戏谑,杰伦的下一首单曲是《放学别走》;但更多的人,是一种情怀式转发。

总结,周杰伦是一个天才神偷,一个精准剽窃者。无论你长大了,还是成熟了,哪怕是自称老了,但都不得不承认,彼时彼景,他的歌“偷”走了你的许多心事。那些曾躲在内心角落里、你原本打算珍藏的小情愫,都被他的歌词和旋律一一掏了出来。“

怎么为高考作文做准备?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敬的名人。这些名人,可能是伟人、专家、学者……当然,也可能是影视明星、体育明星,等等。那么,你最崇敬的人物是谁呢?他在你心目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你又是怎样评价他的呢?

        请以“我也追星”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

        [写作指导]

        说到“追星族”,可能无人不晓。它是指那些追捧歌星影星、崇拜名人偶像的一类人。“追”含有“痴迷”和“狂热”的意思,“族”是指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人员。“追星族”的成员多为当代的青少年,说不定正处花季的你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追星族”。翻开中学生的日记或摘抄本,上面总是剪贴着花花绿绿的歌星影星的照片,令人眼花缭乱,还摘抄了他们的档案资料和趣闻轶事,比课堂笔记还详尽。打开电视机,在任一频道的一些文娱性节目里,经常会出现沸沸扬扬的“歌友会”的狂热场面。这说明“追星”在当今确已风靡校园乃至社会。崇拜名人本无错,但只一味地追捧那些歌手影星,且过于痴迷和狂热,这种“追”法显然带有一种“病态”,应该矫治。那么,怎样写好“我也追星”这个话题作文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其一,思考“你为何追星”的问题。

        细细想来,大家趋之若骛地“追星”,其原因不外乎来自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一个是自身爱慕虚荣的心理在作祟。追“星”就是要学“星”,学“星”就是想当“星”。因为这些星们要么长相俊俏,要么行头酷毙。他们往往“一炮打响”“一夜走红”,出尽风头,仅需费点口舌或举手之劳就可捞得大把的钞票,吃上山珍海味,住上别墅洋楼,坐上“皇冠”“奔驰”,此等美事,何乐而不为?二是某些传媒推波助澜地大事渲染。传媒如此宣传可吸人眼球,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提高知名度。网站、报纸、电视、广播,到处是“星”在“迷”你,你能不染上这种“现代中国病”,从而转化成为“星迷”吗?看来,追星本属正常,只要不失理智就行。那么,写你心目中的“星”,就可以写他们的丰功伟绩,轶闻趣事。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他们也是人,也具有平凡人的特征。我们能找出他最独特的那些特征,也许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往往能以小见大,表现出大哲理来。通过这些微不足道的细微观察就能反映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事件的深刻含义,从而展现出名人身上最大的“亮点”。

        其二,明白“该追什么星”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星迷”、“粉丝”、“影迷”们出位的事件在媒体上屡见不鲜,这说明“追星”已经成为了当今的一种时尚。当然,“追星”是人们的自由,可有两点确实令人担忧:一是“追星”的偏差。大多只是一味地追求那些走红一时的歌星、影星、舞星,很少有人去追那些为祖国和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之星”、“文学之星”。二是“追星”的痴迷。“星星,星星,我爱你,就象老鼠爱大米。”有些少男少女对心目中的“星”们顶礼膜拜、朝思暮想,狂热到甘愿献出生命的地步……真是“庸人自扰之”,荒唐亦可悲啊!实际上,真正值得新时期的青少年去崇拜、去学习的是那些有所成就的“文学之星”、“科学之星”等“奉献之星”们,他们整日在清冷寂寞的书斋和实验室里,孜孜不倦,默默工作。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是砥砺我们不断前进的硎石,他们为人类创造的不朽价值,是我们享用不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他们虽普通,但他们身上折射出的人性的光芒却是强烈而可敬的,这就是我们身边的“明星”。我们应该发现他们身上不为人知的特征,写出新鲜的立意来。因此,在写作时,只要我们能把握好角度,就有事可写,有话可说。

        其三,掌握“写话题作文”的方法。

        通过深思熟虑,明白了“你为何追星、该追什么星”等问题,就有了新异的立意和鲜明的主题。这样,再运用一些话题作文的写作技法,一篇美文就会出现在你的笔下了。由于话题作文内涵广泛,开放性大,所以大家在写作时不能脱离或偏离“追星”这个话题,而随心所欲地贸然下笔,而必须扣住话题,并选定一种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还要注意拟定一个亮眼的文题。行文时,须注意概念清晰,分析中肯,条理分明,繁简适度,语言明快,形象生动,要以清新的文笔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教师下水]

       校园“追星族”素描

       王代福

        绘“二迷”像,非恶意也。出乎善心,旨在刺邪;幽他一默,诫我学子。课余餐间,解颐喷饭;轻松一刻,乐中寓教。捧腹之后,勿复“追星”;奉劝诸生,莫效此状。

       某“歌迷”学生素描

        早读课:昏睡百年。下课铃响:国人渐已醒。排队就餐:冲开血路,挥手上吧!上课铃响:慢慢地陪着你走。老师提问:半梦半醒之间。回答问题:我不知道,我不知道!黑板默写:这时你的手在颤抖。老师批评:这时你的泪在流!独立作业:我已是满怀疲惫,眼里是酸楚的泪。课间十分钟:梦醒时分。课外活动:我喜欢疯狂。考试之前:那种心跳的感觉。考试作弊:睁开眼吧,小心看吧!考试之后:少年壮志不言愁。班会发言:何不潇洒走一回!清除垃圾:男孩为你累弯了腰,女孩为你锁愁眉。考试落榜:谁的眼泪在飞?落榜之后:敢问路在何方?

       某“影迷”学生素描

        上早自习:迟到的春天。老师来了:这里黎明静悄悄。第一节课:冰上的梦。老师提问:游园惊梦。不去回答:沉默的人。下课了:虎口脱险。课间十分钟:少林寺弟子。中午买饭:生死搏斗。放学了:胜利大逃亡。回到家里:一代皇后大玉儿。上晚自习:大闹天宫。通知明天考试:特急警报。考试前:激战前夜。临考时:顾此失彼。考场上:悲惨世界。考试后:台岛遗恨。公布分数:风暴。科任老师:冷酷的心。班主任:铁面人。记分册上:第十个弹孔。自我安慰:零的突破。深夜沉思:回头是岸。

        [点评]

        这篇“小幽默”式的素描勾勒了“歌迷”和“影迷”两类校园“追星族”的画像。“某‘歌迷’学生素描”主要由当代流行歌曲的一些歌词组合而成,描绘了这个“歌迷”上课“昏睡”,课余“疯狂”,贪玩懒散、好逸恶劳,平时厌学、考试作弊,最后落得个榜上无名,前程迷茫的结局,实在令人惋惜。“某‘影迷’学生素描”则主要由影视剧名组合而成,描绘了这个“影迷”课堂迟到开小差,下课打闹不复习,考时慌忙抱佛脚,考后成绩一团糟的情形。本文寓庄于谐,告诫莘莘学子,千万不要因为沉溺于“追星”而荒废了学业,贻误了美好的前程

如何提高写作水平(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呀)

       准备高考作文,通常都要有材料方面的准备。怎样准备材料呢?各有途径。常见的有几种:

       一是看优秀作文选包括看前两年优秀高考作文。从理论上说,这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在获取材料的同时,还可以从写法上得到借鉴。但是,这不能算作好的途径,因为别人文章的材料是别人从生活中获取的,借以表达的是别人的生活感受,照搬别人的作文中的材料,难免有食人余唾之憾。

       二是看某几中有影响的杂志。这从本质上来说,同一种途径是一致的。弄得不好,还会被阅卷者议为有抄袭之嫌。

       三是看各种作文“材料库”之类的书,若干年来,各地这一类的书出版得是不少的,其中编得好的也有,但是不少是拼拼凑凑的,更重要的这些书中所搜集的材料都比较陈旧,很少来自现实生活,把它们用来作写作议论文的论据,有的是可行的,用来写其他文章,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起来说,通过这三种途径获取的写作材料,很难写出鲜活的文章。为此,我提出下列意见供复习迎考者参考。

       一、关于选用现实生活中的材料

       正如流行歌曲所说“外面的世界真精彩”。日新月异、千变万化、光怪陆离的现实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材料。我们不应回避现实,而应该关注现实,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的材料,可以写出富有时代气息、生活气息的文章。

       如果翻用流行歌曲中的歌词,我们也可以说“内部的世界真精彩”。我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可以说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校内的教育教学改革、新课程标准的设施,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新面貌;我们的家庭成员、家庭生活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如此等等,都是我们的熟悉的,自然也是写作材料的重要来源。

       (一)怎样从生活中获取写作材料

       我们的做法是:

       1.回顾自己18年的生命历程

       一个高中毕业生,经历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这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的生活,各有其具体内容,各有其特点。更重要的是,这18年的生命历程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总要经历一些起伏曲折,总会与其他人发生一定的矛盾冲突或产生某种感性纠葛。回忆这样的生活经历,特别是这样一些经历中的若干生活细节,在适合题目需要时写进文章,便会别有情味。如果把这样的材料作为评论的对象,就可以写出入情入理的文章,因为这样的经历本身就包含着自己对生活的体验。

       2.回顾自己亲友的生活状态

       现实的社会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自己的亲友的命运也是各不相同的。在同一家庭中,有的随着社会进步而向前发展了,有的却走向了相反的道路。同样是下岗,有的自强不息,在艰难中崛起;有的却自抱自弃,消极甚至沉沦了。有时面对着同一问题,抱不同生活态度的人会发生激烈的思想碰撞,甚至在行为上发生冲突,这些都是鲜活的写作材料。2002年,有一位同学遵循此道,写了一篇《外婆的选择》。该同学的外婆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没有做个什么“大事”。外婆得了癌症,其子女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延缓外婆的生命。不料外婆拒绝一切治疗。其理由只有两条:一条是外婆说,她一生都爱美,不论什么情况下头发总是梳得整整齐齐,衣服总是穿得干干净净,如果接受放疗或化疗,头发、眉毛都掉光了,死了以后,孩子梦见这样的形象,还不吓得半死?另一条理由是外婆说,子女们经济都不富裕,如果把这有限的钱用在无效的治疗上,还不如把这些钱留着孙子、外孙女的教育经费。这是一个普通家庭妇女的选择,这样的选择却表现出她崇高、博大的精神世界。这样的文章比起那些胡编乱造的文章不知高明多少倍,自然能得到很好的分数,因为文能引起阅卷者心灵的震动。

       2003年,有一名考写了一篇题为《面试主考官》的优秀作文,写的就是自己的“母亲”的事。母亲在单位主管人事工作,每年主持招聘员工的面试,并直接面试最后的几名。这一次她对最后五人亲自挑选。她排除了4名,选中一名与自己的女儿长得很像的应届大学生。虽然我们不能认定这名考生写的是真人真事,但它具有生活的真实性。加上文章构思较为新巧,对挑选的过程也写得起伏曲折,这篇文章也得了高分。

       3.回顾自己高中阶段的作文

       在高中的三年中,总有成功或失败之作。把自己觉得最好的或老师觉得最好的回忆出来,根据高考作文试题的需要,适当加以改写,也会成为佳作。笔者在高中阶段主要搞专题写作训练。通常围绕一个中心作一定的调查研究,获得大量的材料,然后进行多种文体的写作。作为“保留节目”的有两个:一是城市“农民工问题”,一是南京老城区“小巷文化”的调查及写作。因此,高考中每每有同学运用这方面的材料写出优秀之作。

       通过这三方面的“回顾”,同学们可以提升对自己、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和感悟,获得鲜活的写作材料,文章就会写得比较充实,比较丰满。

       (二)怎样用好从生活中获得的材料

       “用好”的途径多种多样,这里主要介绍三种:

       1.把原汁原味的生活写进作文

       有些来自现实生活中的材料,正好与试题的要求相契合,便可以把原汁原味的生活故事写进文章。如上文所举的《外婆的选择》。

       2.对生活故事作一定程度的“加工”

       这里所说的“加工”,主要是对材料加以分析、研究,确定一个较好的写作角度。笔者曾让学生以《张牧野今天没有来上学》为题写“想像”作文。不少同学根据对平时有同学未来上学的情况的了解,注重编“故事”。有一位同学却这样写:张牧野未来上学,现主任非常着急,多方寻找联络;同学们对张牧野非常关心,有的课间打电话,有同学课余分头去寻找。校长也非常着急,下命令一定要寻找到,否则影响学校年终评上“文明学校”。新闻记者也极为关注,多方打听是否是课业负担过重、承受不了,是不是老师“伤害”了张牧野的心灵……不料傍晚张牧野从医院打来电话,说自己发烧在医院吊水,赐刚吊完、开始退烧。他这样把故事在现实的社会背景上来写,写出世人的不同心理、不同的嘴脸,褒贬而不露痕迹,令人称道。

       3.根据试题需要对材料作“转化”

       生活中的故事往往包含着多方面的意义,因此可作不同角度的转化运用。譬如城市的农民工问题,写“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个话题可以用,写移植农民工的记忆,懂得生活的艰难、就业的不易、创造新生活的艰辛等等;写“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以用,写不同的人对农民工的不同评价并探究其原因;写“诚信”这个话题可以用,写农民工从事最脏、最苦、最累的工作,以改变城市的面貌,这既是对建设的诚信,也是对自己的诚信;至于写感情与认知的关系,更可以运用。

       这样的“转化”,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艺术。这种“创造”和“艺术”,就是对材料作不同的角度的开掘,写出符合试题要求的佳作。

       二、关于选用来自阅读所得的材料

       自从高考考话题作文以来,高考作文运用阅读所得的材料构成佳作者,已广为人们所重视。这样的佳作大致有两类:

       一类是所谓“故事新编”,如《赤兔之死》、《刺秦》、《阿Q新传》等,这类文章可以看作微型小说。

       一类是所谓“借题发挥“,如2003年的《从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起》、《与邹忌书》等。这类文字以议论见长。

       阅读所得的材料,个人认为首先应是课内的。现在的语文课本和语文读本,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材料。笔者曾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教材是一座富矿》,笔者分析了运用教材中的材料构制新作的优越性,并罗列了前四年话题作文可以从教材获得的材料或借鉴。这里不去说它。只说一下如何“用”。

       我们认为,“用”应特别注意两点:

       1.对准试题的要求

       2003年有一名考生写了一篇《也就是一只猴子》的作文。这篇文章用的是妇孺皆知的《西游记》人物故事。怎么用的呢?北京奥运会组委会选定“美猴王”孙悟空作吉祥物。唐僧师徒三人各写一封短信给组委会表示自己的态度。唐僧的信完全赞成选用美猴王,信中说,悟空是忠心耿耿保我去西天取经,可是我不太了解他,怪他多管闲事,随意,因此动辄念“紧箍咒”惩罚他、驱逐他,但他一如既往。猪八戒写信坚决反对,理由是孙悟空经常戏弄自己、打自己,破坏自己的“好事”,“坏极了”。沙和裳的态度是赞成的,也从自己切身体会中说了一番理由。应当说,这篇文章运用的材料一点也不新鲜,但文章给人以新鲜之感,这既是因为对准了“题目的要求”,从“感情与认知”的关系方面来写作的,还因为作者设置了一定的情境,把这个材料放在一定的背景下加以运用,所以获得了很高的分数。

       2.要有所创新

       “故事新编”的关键在于一个“新”字;借题发挥的关键也在于一个“新”字。这个“新”就是要对“故事”要有独到的理解,要创设独到的情境,要有现实的针对性。譬如一名考生在2003年写了一篇《屈原之输》,写的是屈原一腔热血,忠心为国,结果一输再输。他不是输在忠心上,也不是输在才智上,而是敌不过血脉亲情。讽刺的却是现实生活。文章最后两问充分显示了这一点:“问问那些高官们,你们身边的李原、王原有没有输?你们身边的子兰、子花有没有赢呢?”这两问点明了真正的写作目的。如果这名考生不是这样来用材料,而是机械复述《屈原列传》中的故事,还有什么“新编”可言呢?

       三、选用材料应注意的问题

       高考作文的选材,要反对“胡编乱造”,防止对试题所给材料作简单模仿,这已有许多人谈过了,不去说它。这里只说防止“低幼化”。自从1998年高考小作文《妈妈只洗了一只鞋》开始,作文选材的低幼化越来越明显。从选材区间来说,许多考生热衷于写幼儿园、小学的生活,而少写高中阶段的生活;写考中阶段的生活也很少,涉及教育改革、学习思想的变化,或自己经历的挫折曲折及其感悟等,许多人在写家中的小花瓶破碎了,究竟是谁打坏的;放在抽屉里的几元钱不见了,是谁偷的;有一本复习资料究竟借不借给同学看,自己的橡皮找不到了,是谁拿的;题目做不出来怎么办……我们不是说这些材料不能写,而是说一个高中毕业生有价值的生活是否就是这些。我们的同学视野应当开阔一点,思考问题应该深入一点,从而写出真正有价值的文章来。

       ***

怎么写作文

       这是从网上读到的一篇文章不知有没有用

       学学“一句话开头”

        文章开头勉强,写起来就会觉得没劲,议论文的定作尤其如此。

        如果文章的开头是没有经过思考,顺水推舟的,对议论的对象、论证的方法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目标方向不明确,议论也就会不着边际,文章的随意开头还会造成写作中缺少自信。

        这种“随意开头”的情况常常出现在限时命题作文中,教师要求当堂交卷,“写不出来也得写”、“不喜欢的题目也得写”,于是有的同学就省却了审题思考的时间,“先坐上船再说”,然后在“游动中寻找目标”,这个“游动”,往往就形成了无话找话。譬如写《谈习惯》,他就这样接:“什么是习惯?习惯就是……,习惯有两种:好习惯与坏习惯……,当然,也有不好不坏的习惯……”;写《苦与乐》,则写:“世界上的事,有苦就有乐,苦,就是指……,乐,就是指……,人们一般都喜欢乐而不喜欢苦……”——看起来,“接话”似乎很通畅,但这些话都是可有可无的话,800字的文章,写到一半还不见观点,这是文章的一种常见病。

        治这种“游动中寻找目标”的毛病,办法是有的,如学会剖析材料,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拓展联想思维等等,也就是说,要练好基本功。但有没有更直接一些的训练方法呢?有的。“先上船再说”最明显的毛病,就是开头罗嗦,这里介绍一种开头的方法,即“一句话开头法”,即,不管是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自己逼自己,只用一句话作开头。

        这样做,对纠正文章开头言不及意的毛病大有好处。由于只能用一句话,那就一定要考虑明确地亮出自己的观点,逼使自己从对题目的思考中选取最有份量的话作开头,促使自己对思考的内容作出比较筛选,这样的开头,既简洁,又明确。一句话开头,有利于尽早进入议论,使中心部分突出。

        一句话开头,也能使人产生一种写作激情,如有位同学在写《读〈祝福〉》一文时,以一句“太不公平了!”开头,这样的启动,犹如找准了感情的闸口,能有一泄千里之势。

        经常能想到以最简洁的语言开头,对克服“游击”的毛病是大有好处的。

       铸炼你的语言

        同样的命题,比较接近的观点,类似的论证结构,文章为什么还会有高下,有的中看,有的不中看(放在考试中则出现较大的得分差距)?这主要是语言问题。时下中学生议论文写作中,不重视提高语言水平几乎成了一种痼疾。

        议论文语言先求平实,这个原则是不错的,前提是要论述清楚。一种观点,一个道理,希望人家能接受,“说清”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这个观点这个道理并不深奥,是浅显乃至尽人皆知的,这时候的“平实”就有可能变成“寡淡无味”。用朴素的语言宣传一个朴素真理固然很好,但能用精彩的语言宣传一个朴素的真理将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有些同学的议论文,观点是明晰的,结构是严谨的,但习惯于用极幼稚的语言去论述,打个未必恰当的比方:很像成人穿了件小孩子的衣服。更有一种常见病,就是盲目模仿报告腔,高调官腔,靠标语口号、假话空话虚张声势,明明是请他谈观点,发议论,他却要在那里自作多情地空喊,休说读者讨厌,认为他没有自己的思想,他自己也有可能认为言不由衷。自己空喊一阵倒罢了,教师看这样的文章,连看七八篇,必然会头脑发昏。

        议论文写作中,要有铸炼语言的意识,不能仅仅满足于“说清”。“说清”是基本要求,“说好”、“说透”是高标准要求,不力争达到高要求,满足于“说清”,这样永远不要想提高语言水平,甚至连“说清”的要求也达不到。

        一句平常的句话,能不能换个引人入胜的说法?一件事,能不能描述得形象一些?一个传统的说法,能不能用个新颖生动一些的表达方式?一组既定的句子,能不能调动一下顺序?为了加深读者的印象,可不可以用一用铺陈渲染的手法?可不可以用排比的方法不增强文章的气势?可不可以借用口语俗语来陈说?可不可以考虑来一个有力的反问?……

        只要常常能有这种铸炼语言的意识,提高语言水平就不是一件难事。写文章也`如同烹饪,一样的材料,怎样能把它做得“有味儿”,自己不给自己提点要求是不行的。这个道理并不深奥。我们不少同学的“味觉”很好,但往往只用于品味人家的手艺,唯独自己下手的时候,就马虎了事了。铸炼语言非一日之功,但不行动起来就永远不会有长进。

       举例要清楚明白

       议论文的举例,为的是证明观点,增加说服力。例子是否与观点吻合,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力求“鲜活”,不要“陈芝麻烂谷子”,一论“勤奋”就是“悬梁刺股囊萤映雪”,一论“发现”就是“瓦特的水壶盖”、“牛顿的苹果”,--这些,也已经是基本道理,这里就不多说了。

        写议论文举例,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能把个人特有的经历当成人所周知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都有自己的阅读积累,都存在于不同的环境之中(尤其是不同的教学环境之中),因此写文章举例时,就不能认为自己知道的东西别人一定知道。这种疏忽一般较多地反映在“略说”上,--因为误认为人所周知,就一笔带出,结果让人摸不着头脑。如教师甲上课说过的一件事,学生写作时不加细述,在教师甲看,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是让教师乙看,很可能莫明所以,认作语焉不详。尤其是在运用典故时,由于个人的阅读经历的局限,如果不加说明就会形成理解上的障碍,如“这就和没买到鞋子的郑国人一样了”、“锯了竹竿进城门式的自作聪明”,是化用“郑人买履”、“鲁人锯竿”两则寓言,由于都只有一句话,让读者在理解上产生了障碍。其实,如果能稍稍加上一两句话,甚至加上几个短语,就能把例子叙述得比较清楚。

        这“郑人买履”和“鲁人锯竿”是典故,尚有据可考,稍加说明便可理解,有些事例不细说清楚则根本让人不知所云。例如,“像二十四桥的设计,就显得很单调”,“袁隆平学的就不是屠龙之计”,--离开了一定的生活环境,这样简略的例子就无济于事,因为非但让人理解吃力,而且有可能产生歧义,其实这里说的“二十四桥”不是扬州瘦西湖的二十四桥,是近年南京人对新建的二十四座人行天桥的戏称;而著名农学家袁隆平(杂交水稻发明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南京师大附中校友,对南京师大附中的同学而言,他的大名可能是如雷贯耳,但是离开这个环境,读者可能一时就反应不过来了。

        不但是这一类的例子,如果是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在用于举例说明时也要表述清楚,因为你注意到的,感兴趣的东西,别人不一定注意到或是感兴趣。近年以来,有些同学常在议论文中写进一些歌词,借用流行歌曲歌词,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最好能点明是歌词,如果加上一句“有首歌中这样唱道……”,则可以让读者知道这是在引用。有位同学曾在文章中写道“一想到‘我在阳光下辛勤地劳动’,我就激动无比”,教师怎么也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搞不懂为什么这里要加引号,也不理解这句极平淡的话为什么会让自己的学生激动成那样,后来才知道这是那个月最流行的一首台湾歌手演唱的歌曲,但不是每个学生都熟悉,而教师就更加莫名其妙了。

        有鉴于此,行文举例时须要三思。

       结尾不要装腔作势

       以前听高谈阔论的大报告,我们判断报告是否快结束,有几种方法。一是依据内容,如他一开始就说要谈四个问题,一如我们作文立提纲,谈完了,即使要补充几句,时间也会有限;二是看时间,犹如我们写作文定字数,说了两个小时,到了吃饭时间或是下班时间,不结束也得结束了;比较麻烦的是提纲不明,又不肯受时间限制,那就只有看情绪,报告即将结束,如文章收尾,应有规律,但是如果偏偏报告人的情绪混乱,没有规律,就很难判断了。比如,他忽然出语铿锵,挥手有力,众人以为他即将激昂地结束自己的呼喊,于是在他每一次的喊话式的话语之后都使劲地鼓掌,哪知他呼喊之后又用舒缓的语调说起另一个话题;你正捉摸不透时,他又振臂高呼起来“让我们……吧!”--这一回你以为无论如何也要结束了,哪知道他又会婉转出下一个“但是”出来……

        这种滑稽的情景谁想进来都会觉得好笑,但是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结尾如果拖泥带水,装腔作势,也会让人感到啼笑皆非,进而生厌的。

        这里要指出的,是有些同学写议论文,特别爱拉开一个“功架”,很想造出一点气势来,但由于底功有限,于是不得不在结尾虚张声势,或是采用标语口号来呼喊,或是模仿伟人作深谋远虑状,动辄“青年朋友们,让我们……吧”或是“争取作出更大贡献吧”--这些话,偶一用之,或许还会有一点激情,倘若只会用这样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谈话,未免有点技穷了。这种“尾大不掉”是一种恶习。我们提倡利索的结尾:分析阐述完了,结论水到渠成,还有什么可以唠叨的?写议论文,不是作报告,热情与号召力不是靠空喊就能代替的。其实“热情激荡”不过是结尾的风格一种,而结尾本可以是多样的。

        结尾处要冷静。是否需要强调一下自己的观点,是否需要补充一点什么意见,是否需要说明一下值得注意的倾向,是否有必要提醒读者对某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这些,在列提纲时就应有所考虑。

        结尾处要冷静,不同于骤然冷却,要注意语言的节奏。可以小结一下自己的观点,但不可作过多的重复,写文章的人都希望自己的观点能引起人家的重视,这时候行文语言要注意“打动”人。

        写文章,尤其是议论和记叙,写出来的话要像是人说出来的话--这样说好像是在骂人了,但确实有些文章的语言不像是人在说话,而像没有生命的机器。首先是不顺,读也读不通,既没有书面语的谨严,也没有口语的那种流畅。二是没有活气,冷冰冰的,文章是要给人看的,见其文如见其人,一点生气也没有,这像什么呢?三是生硬,有些同学尽爱写些让人听不懂的话;有的盲目模仿,喜欢用欧化的句子,有的喜欢模仿港台腔,动不动“我好开心好开心哇”;还有就是堆砌词藻,满纸形容词;而有的同学写文章语言贫乏,一下笔就是“十分”、“非常”,一篇短文中能用七八个;也有人背过成语词典,不用足了就好像对不住词典一样,每说两三句话就来一个成语,弄得佶屈聱牙,结果读者的注意力全用于对付文章的成语中去了。我们平时看同学的议论文,在论点的设立正确、论证方法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文章的语言表达是否畅达是区分“好”或“一般”的重要标准。有些同学只会简单地模仿别人的语言,而且顽固不化,诸如“做四有新人”、“经过顽强拼搏”、“为四化贡献力量”之类的语言,几乎是不要动什么脑筋的。--不是说这样的话不能学,但是如果只会这样说话、总是这样说话,谁愿意听你的?

        前人评说前秦诸子文章,称赞其“深于比兴”、“深于取象”。孔子、孟子和庄子即使论说最抽象的道理,也注意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比喻。《子路、曾晰、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让学生各言其志,曾晰说的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七六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你看,他用几句话就形象地为人们描绘出一幅治世才会有的图景,这比说“国泰民安”、“繁荣兴旺”、“小康社会”更容易让人接受。这幅图景,比“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要令人向往,因为只有在治世,读书人才有可能在春风中纵情地歌咏徜徉,故而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论说治世时则有一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道路上不再看到头发花白的老人用背背东西、用头顶着东西步履沉重地赶路了,这说明什么呢?这就比说“生活富裕”、“民风淳朴”要形象得多。

        记得上海有一年选“上海**”,最后一轮仅剩下两位选手,得分一样,因而加试一题,题目是:“对上海,你最想看到的一幕是什么?”有一位的回答是:“在白天上班的时候,准时来了一辆公交车,车上人不多,每个人都有座位。”--话一出便赢得满堂喝彩。上海面临的困难当然不止是公交问题,但是公交车拥挤是尽人皆知的事,这位**为大家描绘出了理想的图景,一下子打动了所有的评委,倘若她说“希望上海变得越来越美丽”、“希望上海的公交状况得到改善”,“发展公交事业,争取更大胜利”,那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要想让我们的作文语言有活气,就要多注意学习这一类的表达方式。

       言之有物,不说废话

       请看下文:

        某省考优拔,题系“日本宪法与英国宪法比较论”。其冠军一卷有云:“宪法有二种,一曰日本宪法,一曰英国宪法。日本法为东洋人所作,英国法为西洋人所作。日本法多用‘挨、伊、阿、哀’,英国法多用‘哀、皮、西、提’。日本法文系直行,英国法文系横行。日本法其条文系七十九条,英国法其条文共六十三条”云云。阅卷者评曰:“考据详明,日英两国宪法条文,能列举其数,足征于东西洋政治学,研究有素。”

        文题要求“论”,作者倒底“论”出了些什么呢?摇头晃脑说了一通,该说的一点也没说出,看了觉得可笑。其实这并不一定是编派出来的笑话,反观我们一些同学所写的议论文,也不难发现这种言之无物连篇废话的毛病。

        一篇好的文章,要说到“好”,可以好得没有止境,通俗地说,就是没有“上限”,进入那种境界,不是容易的事。但是达到基本要求,则不应很难,最起码的,是做到言之有物,让人读了之后,能知道你想说些什么,说出了些什么,多多少少能留下一点印象。你的观点,你的分析,你的结论,你的表达方式,你的语言……一句话,要有“你的”。

        造成“言之无物”毛病的原因很多,除开作文态度暂不论,最主要的,是不会动脑筋。常见的,是对论题不作任何思考分析,只作简单的解说。如给他一个题目《习惯》,他就不知道去想如何用这个题目来介绍一些新的思想成果,如何选择一个恰当的表现形式,而是一下便循着旧有的模式发起议论来:“什么叫‘习惯’?习惯就是……。习惯有两种:一种是好习惯,一种是坏习惯。……我们要保持好的习惯,改掉坏的习惯。……”--就文字来看,他说的这些话,一句也没有错,但是都没什么用。因为他没说出什么来,没有他自己的东西,他重复的不过是最简单的“1+1=2”之类的公理。不动脑筋,就只好重复或照猫画虎地演绎人家的观点,罗列人家说滥了的例子,引用人家看腻了的“名言”……,而他就是没有力量拿出一个货真价实的“我认为”!

        另一种言之无物,是说空话说大话。题目大,他不懂得把口子缩小去开掘;题目小了,他又不懂得触类旁通地“说开去”。不管什么题目,他一开首便来上一通空话套话,好象不这样就不是一篇好文章。这番且大且空的套话看上去“气势”很大,从形势说到意义,从政策说到方针,要求800字的文章,他一个开场白便写去二三百字。接着还没有对论题作一点具体的分析,便又开始了盛气凌人的结束语:描绘宏伟目标,展望壮丽远景,提出更高要求,动不动“青年朋友们,让我们…………吧!”--读这种文章,常常象听一组空洞无物的口号,根本无法揣摩作者倒底想说些什么。

        这类言之无物、用废话堆砌起来的“文章”,读者生厌,我想作者也未必就没有苦恼。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言之有物呢?我认为首先是于思考,努力地建立自己的观点,即使是对真理的解说,每个人结合具体的生活实践,也会有独特的感受,尽量地把这种感受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使文章有“物”,先做到这一点,大概还不算很难的事

       选材力求健康积极

       生活中有美,有的同学在叙事时,美丑不分,道德观念不强。如有个同学写《我做过的一件荒唐事》,写的是自己小学六年级时在放学的路上怎样捉弄盲人的事,他详细地写如何抢去盲人的手杖,把盲人往水坑边引,在盲人愤怒的骂声中如何哈哈大笑。尽管作者在文章结尾处写道“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自己太不懂事,太不应该了”,可是这样的文章很难使一个有正常心态的人平静下来,因为一个已经读了六年级的学生,受了六年的教育,道德水平竟然那样低下,而且作者详写戏弄盲人的过程,津津乐道,绘声绘色,显然并没有真正意识到那是一种羞耻。

        有些同学思想水平不够高,辨析事物的能力不强,对一些生活现象仅凭主观臆断,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如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进城谋生的现象很平常,民工进城,解决了城市劳动力不足的矛盾。但由于传统的生活习惯的影响,他们的大量出现,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一定的问题。有的同学没能看到农民敢于克服困难、不屈不挠的生活意志,没看到他们淳朴宽厚的品格,没看到他们勤劳节俭的美德,而只看到他们中有人不懂得交通规则,不讲饮食卫生等等,于是行文喜欢渲染嘲笑他们的落后。这样的选材,无意中表现出的就是毫无价值的小市民的精神优越感,同时也严重伤害了劳动人民的感情,养成自己脱离劳动人民的不良品质。

        我们可以相信,大多数读者对这样的选材会感到庸俗粗俗,产生厌恶。因为这种美丑不分,善恶不辨的思想误区,往往让人觉得作者自私冷酷,志趣品味低下,不会让人产生好的印象。

        青少年写作,还是应当以健康积极的内容为主。真善美激励我们奋发向上,在青少年时期,需要理想,需要真善美。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热情地讴歌生活中的真善美,有益于陶冶我们的情感情操。以这种积极的原则去认识生活,也有益于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即以上面两篇文章的选材为例,如果换个角度看问题,就能大量地发现农民身上许多优良品质,以此为题材,既可以感染读者,也能教育自己;而即使写“荒唐事”,作者也会知道文章不应当大写恶作剧的过程,而可以把重点放在心理活动的描写上,紧扣中心,写自己的忏悔心情,真正地意识那种“荒唐”是一种丑。

        当然,社会生活中的假恶丑也是客观存在,我们不能一味回避。但如果过多地注意假恶丑,人的心理也就或多或少地会变得阴冷,这对于初学写作的同学来说是很不利的。

       要有点波澜

       我们在听别人叙述一件事时,为使自己能听明白,首先希望人家能说清楚;在“说清楚”的基础上,为使自己能有一定的印象,希望人家能说得生动;在“生动”的基础上,则希望人家叙述得有点波澜,以使自己产生兴趣。

        写文章也是这样。文章忌平铺直叙。虽然平铺直叙有时也能把一件事说清楚,但很难使人留下什么印象,更难产生吸引力。平铺直叙是一种偷懒的方法,。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生活本身是丰富多采,波澜曲折的,那为什么到了笔下却成为平板单调的东西呢?

        写记叙文,作者都是在知道事件的全过程和结果的情况下写的,你自己知道了,别人未必知道,你用文字传达给他人时,如果只满足于“说清楚”,这个目标是是很容易达到的,因为只要把事件的过程按先后顺序说清楚也就可以了。但是要说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就得变化多端,一波三折,奇峰突起,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为什么很多人爱看悬念故事,即使在自己已知道最后结果的情况下仍然兴致勃勃,就是这个道理。

        文章要有波澜,就必须对题材进行全面的认识,在结构安排上要能有点起伏。有篇作文题为《一张生日贺卡》,题材很简单:爸爸送给妈妈一张生日贺卡。如果平铺直叙,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作者却叙述得曲折起伏。妈妈40岁生日就要到了,以前爸爸为工作常常出差,一年中有半年在外地,这一次他表示,无论如何,也要在家里为妈妈举行一次“隆重”的祝寿仪式;全家早就计划好生日那天去郊外游玩,在饭店晚餐,买花和生日蛋糕;我和爸爸说好,除此以外,还要给妈妈一个特别的惊喜;但是临近那一天的时候,爸爸突然接到了紧急出差通知,去很远的地方,等我和妈妈得知消息回到家时,爸爸已经离开家了;我失望极了,妈妈生日那天,将又是冷冷清清的了;我有点看不起爸爸,言而无信,我甚至觉得"这个家没什么意思"了;妈妈生日那天,我比平时格外勤快,想以此让妈妈有点安慰;妈妈倒很平静,说“早就没指望他在家”,“他在外面也很苦,你不该埋怨他”;晚上,当我打开抽屉找生日蜡烛的时候,忽然发现了一张生日贺卡,这是爸爸临行的时候留下送给妈妈,上面写的是“我永远爱你”;妈妈看着贺卡,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如果平铺直叙,有些场面和细节就不会被写出来。也许有人认为,就这么一件事,很平常,只要把前因后果说清楚就行了,细部可以忽略,过渡没有必要,“我”的心理活动在文章中多余……按这种不动脑筋、“偷工减料”的主张,写作似乎是一件不需要技巧的事。

        我们在叙述一件事时,应当想到,可不可以变化一下叙述的顺序?能不能“卖个关子”?,可不可以“引而不发”?要不要在什么地方宕开一笔,舒缓一下节奏?……总之,竭力避免平铺直叙,想方设法吸引读者.就一个题材多练习几次,试着用两种以上的结构方法反复琢磨,以期“找到感觉”,不愁克服不了下笔无神的毛病。

       嚼面包的过程

       任何比喻都是跛足的。而一个比喻用到了滥时,它的本意也许就被忽视了。譬如“我爱读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常有人喜欢引用,到了后来才发现,对许多人而言,这不过是一时一事的语言形式而已。没有书读的时候,朝思暮想一旦有书读,又会思援弓以射鸿鹄。像如今一些自称的文学青年,一见到卡拉OK,一见到交谊舞、保龄球,就再也不知读书为何物了。把读书当成斯文的招牌,不知道饥饿为何物的人,怎么可能把书当作面包呢?

        现在同学们读书的条件比我们那一代人要好得多。我18岁就去插队。“文革”之中,要想读书也是罪过。好在农民的批判能力并不那么强,也不尖锐,见到我们看书,也没有什么意见。但那些年,书源是个大问题,有什么就读什么;不像今天,想读什么就能找到什么。我记得刚开始时无书可读,竟然把一本搞来的《联共党史》读了好几遍,越读越觉得荒唐,后来终于认识到这那是一本不真实的书(或者可以称之为“秽史”),但我当时的确是以极认真的态度读那本书的。后来我看到茨威格的小说《象棋的故事》,深有同感。那个被单独监禁了几年的犹太人好容易从看守那里偷到的一本书,竟是枯燥无味的棋谱,他并不会下棋,结果他连那种书也反复看,一看几年,逃脱纳粹魔掌后,在旅途中与人对局,竟两次把世界冠军打败了!想起我们当年在农村读书的事,我对那种文化禁锢的残酷性体会特别深。但是,这“有什么就读什么”对我而言也未必是坏事,嚼“面包”的过程和方法可能更重要。

        现在同学们要买一本唐诗宋词,可以百般挑剔,各种选本琳琅满目,但在我们那时,根本找不到一本古典文学读物,压根儿就不出版。1972年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出版了,要从感情而论,这本书真让人无法喜欢,无论是观点本身还是论证的方法,都到了可笑且可憎的地步。但是当时我们几乎人手一册,因为无论如何,这本书里好歹引用了李杜的大量原作,而我们只要有原作读就行了。“文革”结束,这类书我们都扔了,因为大批好书出版了(听说这两年《李白与杜甫》反而奇货可居,可惜我们当时没有那种“文物意识”)。

        那时候我把偷偷带下乡的几本小说翻烂了,一本是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一本是柯切托夫的《叶尔绍夫兄弟》,后一本书的很多细节我甚至能完整地口述出来。后来我的一位同事告诉我,他也能复述故事的全部,因为他下乡时,手头也只有这样一本小说。还有一次,我借到一本陶菊隐先生的名著《六君子传》,爱不释手,又不得不还人,于是便反复琢磨品味,最后我几乎能把它背下来!后来我读其他人写的传记,常用这本书去作比较,眼光就厉害多了,能分辨出高下优劣。

        由于书少,我那时读书几乎都记笔记。有一次看一本俄国小说《对马》,是写1905年日俄战争时对马海峡大海战的,由于没有读过相关的历史资料,我在读书时把双方舰队的情况及在整个海战中的活动整理出来,整理出来的资料,除我以外,没有一个人感兴趣,但是这是我的读书经过,所以我保留了很多年。1972年以后,认识了赋闲在家的剧作家陈白尘先生,他也是太平天国史专家,借给了不少有关资料给我,我前后读了两三年,大概把他家所藏的资料全都读完了。我读的时候,整理出一百多个重要人物的活动情况,记录和摘录的本子大概有两三公斤。后来我没有专门研究历史,但是那一段读书生活养成了我搜集整理资料的一些方法。我还学会了辨析问题,比如读一本书,能分辨出优劣,判断一则史料的真伪,看出一段话是从哪本书中借过来的。总之,不因为“扑在面包上”就狼吞虎咽,品出了面包的滋味,才有兴味再去寻找面包。

        我之所以对同学们说这些,是因为发现有不少同学,你一劝他读书,他就叹息,没有书读呀,不知道读什么书好呀,没有时间呀,等等,反正总有不少不读书的理由。其实能否真正把书读好,主要还在自己的需要。中国人注重形式,对读书也是如此。自古以来,读书人就喜欢给自己命名出一个书斋,要准备下多少多少书,甚至还幻想“红袖添香”,相对而言,读书本身反而不重要了。我认为,一个人只要有读书的欲望,注意在读书的过程积累知识,摸索方法,一定能培养出自己的某种能力;即使起点不高,积久也会形成自己的一套风格。只知道把读书挂在嘴边,追求形式,充其量能摆个读书的功架,看起来吓人而已。当然现在可读之书要比我们那时多得多,同学们在阅读问题上不至于要走我们当年所走的那些弯路,那就更要注意阅读的效率。也有些同学过于追求读书的效果,认为读书应当立竿见影,才读了三五本书就希望作文能写好,语文考试分数上升,--持这种功利思想,把读书当成现买现卖的交易,就更不容易掌握读书的方法,难有什么实际的收获了。

       所以我认为,对今天的学生而言,已经不是“扑在面包上”的时代了,要

有关于仓央嘉措的影视作品吗?

       级别:高二

       2008-01-26 22:07:43

       来自:江苏省泰州市 一、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写任何东西决定于认识和经验,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经验,才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反之,没有表达认识的能力,同样也写不出好作文”。

       二、把认识结构作为作文的核心,包括学习知识,观察积累,记忆储存,训练思维,丰富想象,培养情感,锻炼意志;从说到写,推敲修改,多读勤写。

       三、树立大作文观,听、说、读、写有机结合

       一要注重审题;二要明确写作目的,立意要新;三是选材要有根据;四要讲究谋篇技巧,安排好篇章结构;五要注意文章分段,事先列小标题,作文提纲;六要注重文章写法,因文用法;七要妙用语言,用思想调遣语言。

       学会五种立意法:以事赞人,直抒胸臆,借物喻理,触景生情,托物言志。

       四、作文大目标的逐年级分解: 一年级字词,二年级句子,三年级片断,四年级篇章,五年级综合,六年级提高。

       五、实施五项训练

       根据认识是作文的核心这一原则,围绕这个发展学生心理机制的核心,扎扎实实地进行了五项训练:

       (一)、字词训练。学习掌握大量字词。掌握运用字词的金钥匙: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联系自己学会的语言及字词知识。

       运用“十引说”的方法,把字词学习与说话训练相结合。“十引说”是:1、分析字形;2、利用教具;3、凭图学词;4、组词扩词;5、选词填空;6、词语搭配;7、调整词序;8、触景用词;9、词语分类;10、联词成句。丰富了说话训练内容,使自己积累大量会说会用的字词,为写作文打下坚实基础。

       (二)、句子训练。只要是一个句子,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说的人、事、物、景,二是说目的。可有些教师指导学生说一句话时,没有很好凭借图画和事物,认真教学生观察、认识、分析、表达的方法,只是拿出一张图或一事物让学生说写一句话,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说写一句话,怎样说写一句话,说写一句什么句型、什么句式的话,导致作文中语调单一、呆板、不活泼生动。可以改让学生凭图、看物、对话、练习说写一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完整的话,四种句型,九种句式的话。学生才会在作文中运用不同句型、句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态度、目的。

       (三)、段的训练。结合八种段式:以事物发展为序段,时间先后为序段,空间变换为序段,总述、分述结构段,因果段、转折段,递进段,并列段。以此认识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不论哪种段式,都是记叙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即段的内容,段的中心。它和一句话一样,也是对人、事、物、景的叙述,也是表达一个意思。只不过是把一句话进一步说得更清楚、更深刻。

       (四)、篇章训练。篇是由段组成的。通过对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定法、用语的知识与方法,通过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表达方法,文章开头与结尾、过渡与呼应方法,各种文章体裁的知识与方法。学会写中心明确,意思完整,详略得当的记叙文和应用文。

       (五)、生活现场训练。采用生活现场训练,更好地体会“从内容入手”写作文。 通过各种作文教学活动,如“确定中心讨论会”、“选材讨论会”、“作文会诊会”、“小诸葛审题会”、“妙用词语比赛会”,从活动中生动具体地学到作文知识与写作文的方法。另外,还可开展各种校内外活动,如跳绳、拔河、踢毽、球类、背书比赛,从而学会如何写比赛作文;开展校内外义务劳动,学会如何写劳动场面;举行诗歌朗诵、讲演会,学会如何写会议场面及会议上的见闻;通过参观访问,浏览名胜古迹,学会如何写参观访问记、游记。学习观察方法,留心周围的事物、事件,“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通过现场生活作文,进一步认识到:生活是作文的沃土。从而学会写真事、抒真情,陶冶真、善、美的情操,培养良好的文风。

       实行“互评互改”,培养学生思维独立性和创造性。学生作文写好后,组织在小组内讲评。先学习别人作文的优点,再用批评的眼光互相指出作文中的缺点,并指出改进意见。在此基础上重新再写,从而使学生每写一篇都有收获。

       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

       “写诚实的自己的话”是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旨在营造“自主”作文的五彩世界。所谓“自主”就是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让学生无拘无束的思想,自由自在的写作。“自主”作文就是“言为心声”,率性而为,展现自我的风采,体现鲜明的个性。

       应当脱离作文教学的陈旧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自主”状态下写作,褪去矫揉造作、模仿穿凿,赋予其鲜活的想象力,丰富的创造力,等待收获的将是缤纷的色彩,清新的果实和勃勃的生机。

       写作时,课堂上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文思枯竭,三言两语就把要说的倾倒完了,干干瘪瘪;有的学生却思绪绵绵,脑子里如有活水,或潺潺流淌,或波澜起伏,笔下洋洋洒洒。究其原因,与写作材料充足与否当然有密切关系,然而,切不可忽视另一重要因素,即想象力发挥得如何。

       根据近代脑生理的研究,人的大脑可分为四个功能部位,即感受部位、判断部位、储存部位和想象部位。就多数人而言,前三个部位注意开发,想象部位比较忽视。据研究测试,一般人只用了自身想象力的15%,潜力很大。学写作,就要重视想象力的发展。人们说,科学是从想象开始的,如果人们不幻想能像乌一样飞,像鱼一样游,哪来今日的飞机、潜艇?写文章也一样,发挥想象力,让思想插上双翅飞翔,就能上下求索,神游八荒,获得十分丰富的写作材料。

       开展想象应选择不定向的、跳跃式的、自由自在的方式,也就是浮想联翩,不受限制地思考。一般地说,人们思考问题常常是按一定的常规、一定的角度进行,思维的范围比较窄,而想象却不是按部就班地思考,是不受任何拘束放开来想,思维充分发散。思维发散,头脑中就能形成许多从来没见过的事物形象,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形象。

       写作文常犯的简单错误 就是作文偏题或离题。

       另一个常见的毛病是文笔不好,词汇不够,如果再加上内容“天马行空”,胡乱写一篇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或捣蛋、有负面影响的作文,那可就惨了。

       几个原因:

       (1)选材不恰当:尤其是看图作文,没有照发挥,而是任意“创作”。

       (2)词汇不够:形容“开心”的事,通篇都是“开心”,没有别的形容词;

       (3)句子不通顺:尤其是英语式华语,例如“小丽掉了课本”(正确是“小丽的课本掉了”)。

       (4)构思不完整、详略不当:开头写了一大半,来到主题中心思想时却两句话带过,结尾更是草草了事,犯了主题不突出的毛病。

       (5)观察力不够,描写不深入:例如描写弟弟顽皮,没有举例具体说明。

       小学作文:看图作文最容易

       窍门:依照个别的造句,然后将个别的造句串连起来,加上一些连贯词汇、描写和形容词等,便能达到基本要求。

       中学作文:叙述文最易掌握

       窍门:先不要考虑、担忧字数,一口气把一个人(例如我敬爱的人)、一件事(例如我难忘的事)描述和交待清楚,只要达到文字通顺就可及格;如在内容及技巧上下功夫,还可拿高分。

       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包括抓不到重点、词汇不够、题材不够、联想力差等。 应多加练习。

       家长的鼓励很重要,并且要给孩子正确的信息:“只要肯学,我一定能学好作文”,那么学作文的过程,必能胜任愉快。

       你好,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

       很遗憾没有关于他的影视作品

       **《非诚勿扰2》上映后,25岁的张心蔚连续几天被“油腻腻的短信诗”轰炸,这些短信都以“你见或不见我”开头,在网上,人们称它为“见与不见体”,源头正是影片中川川在李香山的人生告别会上念的那首诗。人们传播这首诗以及片尾曲《最好不相见》的同时,还加上了“——仓央嘉措”几个字。

       张心蔚是通过《武林外传》知道仓央嘉措的。电视剧中,无双念了首“仓央嘉措”的诗:“那一世,我翻遍万座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与你相遇”。实际上,这也与仓央嘉措毫无关系,而是1997年朱哲琴演唱的歌曲《信徒》歌词。

       正是这些误会,带动了近几年内地的“仓央嘉措热”。  

        

        

        

        仓央嘉措情歌的伪作与误传一直都存在,并非因为《非诚勿扰2》才开始,一些在网友间流传甚广、被称作“仓央嘉措最美的诗句”,都与他毫无关系。

       “你见或不见我,情都在那里,不增不减”、“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在途中与你相遇”、“我问佛……佛曰……”、“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如果你的摘抄本里恰好有这几句诗,后面还标注着“仓央嘉措”,只能遗憾地告诉你,这都不是他写的:第一句出自扎西拉姆·多多3年前创作的诗《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第二句出自朱哲琴演唱的《信徒》;第三句出自网络拼凑诗《问佛》,其中一句系**《青蛇》插曲歌词;最后一首,只有“第一”“第二”是仓央嘉措所作,其后都为网友演绎。

       如果你的收藏夹里恰好有这样一个名为“仓央嘉措最美的诗句”的帖子,里面有“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为了今生遇见你,我在前世早已留有余地”、“用一朵莲花商量我们的来世,再用一生的时间奔向对方”、“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很抱歉地告诉你,它们也与仓央嘉措没有太大关系。这些句子出自博集天卷图书公司策划、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仓央嘉措诗传》,至今已累计销售15万册。该书作者之一苗欣宇在电话中解释,这些诗他没有经手,“不是翻译,也不是自己的创作。”

       带有禅意、或者出现西藏文化符号的诗句,被一股脑地称为仓央嘉措作品。“西藏、大和尚、情诗,都是小资向往的,没有人关心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只要网上在流传就信,只要符合他的想象。”  

       “那些所谓的冒名作品,都具有《读者文摘》阅读特质,便于在这个时代流行。仓央嘉措真正的诗歌多数人并不欣赏,伪造的仓央嘉措诗歌,其实大都并无恶意,人们只是欣赏‘仓央嘉措’这个遥远神秘的意境符号而已。”龙冬说。

         

       而电视、**、音乐等更多的传播媒介,则将仓央嘉措推向更广大的受众群体。1997年朱哲琴《央金玛》专辑中的那首《信徒》,至今仍被一些人误传为仓央嘉措作品。谭晶、吴虹飞等歌手也都演唱过与仓央嘉措相关的歌曲。在网上,或真或假的仓央嘉措情诗歌被一次又一次地转载。他的名字写入了出版商的畅销书策划选题。2010年,新出版或再版的仓央嘉措图书出现了10种左右。尽管其中一些存在着明显的常识性错误,并非仓央嘉措的作品也被收录其中,进行了二次错误传播。一位出版领域的业内人士说,这些以诗传、小说为主要形式的公开出版物,大多是书商炒作和挣钱的工具而已。

       今天关于“流行歌曲歌词摘抄本完整”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流行歌曲歌词摘抄本完整”,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

热门文章